9月12日,由滴滴网约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发起的滴滴开放日——“司机体验监督员评审会”第三期活动在北京举办。司机、媒体、专家学者等60多位各界代表聚焦“司机反馈问题改进汇报”、“抽成问题意见征集”围桌讨论,共同参与平台规则的讨论与完善。
这是滴滴在2025年第三次举办开放日司机评审会。对于社会各界和司机师傅们都普遍关心的抽成议题,参会嘉宾也就自身的实际感受与实测情况进行了分享。来自西安的滴滴司机孙师傅、深圳的滴滴司机张师傅分别展示了各自 8 月的账单,其中显示的抽成比例分别为 6.9% 和 18%。
图为:西安的滴滴司机孙师傅分享抽成账单
滴滴相关工作人员也向司机师傅开诚布公地答疑回应,就抽成的计算、影响抽成有高有低的背后供需逻辑、以及抽成的用途等话题进行分享。作为双边交易平台,平台通过司机和乘客分别独立计费,在基础计费之外,发放司机奖励、乘客优惠,从而更好地适配供需规律变化,满足乘客和司机的用户价值,促成更多订单。在叫车热区,平台多发司机奖励,鼓励司机接单,在需求冷区,多发乘客优惠,拉动更多订单。补贴影响了最终乘客支付金额和司机到手收入,也就影响了计算出的抽成高低。
2024 年,滴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 14%。滴滴相关负责人表示,抽成不等于利润,平台抽成中的大部分资金通过补贴反馈司乘,还用于包含了平台系统维护、支付与结算安全、客服、保险与理赔、合规与税费等各项费用,因此,抽成并非单纯进入平台利润,而是用于维系整个服务生态。
司机、媒体、专家代表也分别提出了众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如加强账单可视化展示,让账单更简约简洁;如遇到负抽成、不抽成的订单时,平台可进行语音播报加深司机感知;如在账单中自动帮助司机计算并展示上月司机总收入金额和对应的乘客实际支付的总金额;如在司机收入上,期待平台能落实好降抽成,让司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收益等等。
参会媒体和专家从市场供需角度,各方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平台和司机应该共同提供更好的、更精细化的服务,从而拓展市场需求增长,才能创造更多订单和更好收入,推动网约车生态的多方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滴滴开放日的活动,展现出平台不断精细化的工作模式。以开放倾听的态度与机制,让细微问题得到关注,既增进多元身份对争议话题的理解与共情,也能凝聚集体智慧探寻兼顾多方诉求的解决方案,为推动出行生态向更良性、和谐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一种尝试。
滴滴网约车CTO曹乐也表示,“我们希望将滴滴开放日评审会一直举办下去,不断帮助司机解决问题。开放、倾听、进步是我们的初心,也恳请大家持续监督、批评、帮助我们改进。”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